史考特涂料深度剖析水性漆涂装的痛点难点 众所周知,国家环保政策的逐步收紧,新一代年轻消费主力军对绿色家具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,家具木制品企业面临历史以来-的涂装变革“油改水”,那么木制品制造企业如何在这个环保重压下做好水性漆的涂装呢? 史考特涂料向大家详细讲述了水性漆的优劣和改造。 按步分析如下: 1、晾干房升级改造: 要了解水性漆-的优点就是能溶于水,有害物质含量voc低,达到排放标准,其成膜物质主要来源于水性树脂,而影响水性漆干燥的三要素:温度、湿度和空气的流动性,因此水性涂装对晾干房升级改造尤为重要,这将决定水性漆成膜的终结果。 2、喷房的改造: 喷房一般不建议采用水帘机,一是因为水帘机的水分会对湿度造成影响,从而影响水性漆的干燥,二是水帘机会制造更多的废水,造成二次排放。具体一般分为两种,一种是将水帘机和喷房水抽干,做成一个简易的干性喷房,排风口需做适当的修改和排放处理,另一种是请喷房公司做成的干性喷房,这种投入成本较大。 3、水性涂装的工具使用: 水性漆涂装分为机器喷涂和人工喷涂两种:机器喷涂现在市场上较成熟的有往复机、五轴机、喷淋机、真空喷涂机等,这种设备投入成本较大,且须有一定的产量支持;还有一种是人工喷涂。 a、传统喷枪加隔膜泵喷涂不用改造,节省费用,但出枪的流畅性较差 b、传统喷枪加供油压力桶用压力压送油漆出枪,适量减少空气压,减少油漆的反弹。节约油漆成本、设备投入小 c、科姆林高压泵浦配套高压枪,漆膜雾化好,涂料利用率高,成本加大 因水性漆粘度较高而喷涂流畅较差,所以人工喷涂建议增加压力桶或使用克姆林喷枪混气喷涂。 4、水性涂装的成本分析: a、人工成本:如果采用uv底+水性面漆,水性涂装的人工成本不会增加,如果全采用水性漆做封闭涂装效果,水性漆须多次重涂底漆才能填平木眼,造成打磨和喷涂的人工成本急剧上升,生产效率下降。 b、涂料成本:与采用的涂装工艺有关,如果采用uv底漆与水性面漆的涂装组合,油漆的综合成本会降低,如果单独对比水性面漆和普通油性面漆和涂装成本,水性面漆与中油性面漆涂装成本接近。 c、物料成本:主要是增加设备的成本和电费成本。 5、水性漆的痛点难点: a、水性漆与油性漆的物理性能对比 手感:同等对比,水性漆的手感偏润滑,而油性漆的手感干滑一点。 丰满度:水性漆固含较低,相对来讲,要达到水性漆的丰满度,在选择砂纸打磨底漆时,须在原来的基础上往上一层如原来使用的是320#砂纸,水性漆就要选择400#砂纸进行打磨。 耐水性:将润湿的白布放置在水性漆表面静置12小时后,观察放白布位置是否不起泡、不起麻点、不留水影和不起白影不能自然复原的白影,这是水性漆的一项重要指标,也是做水性必须达到的指标,如果水性漆耐水性不达标,产品在应用中根本无法推广。 抗粘连性:单组份水性漆中,漆膜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,会变软,在堆叠一定重量的情况下,可能会导致漆膜粘连在一起。 后期发白:水性的实干干燥时间是168小时,这在生产中是很难实现的,但可以通过增加温度和空气流动性加快水性漆的干燥速度,如果水性漆的水分未完全挥发,水分在后期一定会迁移到漆膜表面,造成发白脱落。 b、水性漆胀筋如何预防和处理 水性漆因含有水份,它会让木材的木纤维吸收大量的水份,水份导致木纤维澎胀,在木眼的周边就会表现出突起的现象。现在水性漆产品已经突破这个难题,采用防胀筋封闭底漆能有效阻止木材涨筋。 c、水性漆防单宁酸的预防和处理 木材和胶水中的单宁酸会导致漆膜泛黄,抗单宁酸封闭底可以有效封住底材,保护漆膜表面不泛黄,采用防单宁酸封闭底漆能有效解决白漆泛黄问题。 d、水性漆的修色 因水性漆表面张力大,其辅展性差,稍有厚涂就*流挂,表面发花,对于一些凹凸不平的、沟槽的工件积色,缩边现象。现在的水性修色主剂修色,其修色效果及施工性能与pu修色一致,还能做到湿碰湿工艺。 e、水性漆废水的处理 如果水性漆喷涂作业产生的废水不进行处理,直接排到江河或泥土里,就不是环保涂装了。而是从以前的油性漆对大气的污染变成对水资源的污染。大气对污染的修复能力远远**水资源的修复能力,所以对水资源的污染是一种更严重的-。水性漆的废水处理,分为两个部分。 一是废水的收集,可以挖两个水性漆废水处理池。当池里的废水达到一定的量时,可以加入“破乳剂”,让溶于水中的水性树脂从水中析出;再加入“絮凝剂”使破乳后的物质絮合到一起;再通过简单的技术手段让这些絮凝物上浮。只要把这些浮上来的絮凝物用工具捞起,下面的水已经是清沏的了,进行酸碱中和后可以再重复利用了,再进行的过滤处理就可以直接排放了。捞起的絮凝物晒干后,可以做为很好的固体燃料,热能量大,而且气味小、烟雾小。目前,已经有很多企业已有成熟的技术与产品,也有资质公司能进行这样的设备处理,价格也不菲。 企业要实现真正的油改水,是要一步一步走出来的,水性漆的使用是要完全改变作业者原有的工作习惯,会引起和造成很多执行者的不配合和拒绝,这需要企业管理者和负责人有强大的决心去推动和执行。实现真正的绿水青山绝不仅仅是一句空话,而是需要上下游企业共同齐心去推动和努力。